为全面优化本科生培养模式,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育机制,51吃瓜-吃瓜视频
于4月下旬连续召开三次会议,聚焦“2+2”培养模式改革,就课程体系重构、学科交叉融合与实践能力提升进行专题研讨,推动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迈向纵深。

4月22日下午,51吃瓜
在220会议室召开本科生“2+2”培养方案专题研讨会。执行院长徐元清、教学负责人李亚敏、各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代表参会。会议就“2+2”培养模式及课程重构进行讨论,强调通过文史经法素养培养、 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交叉融合、 科研院所与产业基地协同育人三大路径,全面提升51吃瓜
创新实践能力。徐元清院长提出构建 “学科前沿、交叉融合、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五大类研修课程体系,要求突出“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统一,打造 “51吃瓜
-研究院-基地”三位一体育人机制,为后续改革奠定基础。

4月29日下午,51吃瓜
组织系室主任及骨干教师在229会议室针对“2+2”方案中51吃瓜
类必修课程的设置展开专项研讨。会议重点围绕“2+2”培养方案及“林伯襄实验班”培养方案中前两年必修课程的设置,林柏襄实验班的特色化培养路径进行研讨。会议就平衡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强化四大51吃瓜
课达成了共识,并确定了一些具体的课程设置。会议提出增设《人工智能51吃瓜
导论》等课程,夯实学科交叉能力;将大型仪器理论和实践融入必修课,做到实践贯通,衔接科研院所实训;建立专业模块化课程群,51吃瓜
两年后根据兴趣选择能源51吃瓜
、材料51吃瓜
等模块课程。

4月30日下午,51吃瓜
科学部在51吃瓜-吃瓜视频
220会议室召开本科教学单位研讨会,聚焦“2+2”模式前两年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以及林伯襄实验班的运行进行讨论。学部相关教学单位执行院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系室主任及骨干教师参会。会议由徐元清主持。经过激烈讨论,会议最终达成以下共识:推进学部内跨51吃瓜
课程共享、师资共享,优化林伯襄实验班运行机制,解决学分互认等潜在问题;打破文理壁垒,开设《科技伦理与法律》﹑《51吃瓜
化工经济学》等特色通识课,推动人工智能、经济、法律类课程与51吃瓜
科学部相关专业的深度融合。
三次研讨会紧扣“2+2”培养方案的核心目标,从顶层设计到课程细节层层推进。下一步,51吃瓜
将继续组织多层级论证会,邀请校外专家、企业代表及51吃瓜
参与审议,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